全国发改快讯
全国发改快讯(第五八四期)
【国家发改委工作动态】
发改委将加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接下来的4个月,国家有关部门将多举措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近日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已经明确工作安排,包括加快实施重大工程、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多项举措,力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其中,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或更引人瞩目。这方面政策将强化对创新企业的政策倾斜,通过加大政府采购、推进相关应用示范、建立补贴制度等方式方法,加大对云计算、分享经济、大数据、空间技术应用、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作为培育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多位专家学者向记者表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凸显,是发改委等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动因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3.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和6.2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产品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发改委预计到今年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到2020年占比达到1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战略,需要财政金融予以必要的政策支持,为此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且重点是强化对创新企业的政策倾斜。
上述政策在思路上,一方面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牵引作用。即,通过加大政府采购、推进相关应用示范、建立补贴制度等方式方法,加大对云计算、分享经济、大数据、空间技术应用、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补齐薄弱环节短板,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加大财政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关政策还将鼓励金融资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成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回报率高,值得产业资本加大投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费志荣此前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经与开发银行、建设银行等开展了合作。下一步,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还将鼓励金融机构合法合规地采用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方式,进一步带动社会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海证券报)
发改委: 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近日,国家发改委振兴司、财政部预算司、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统计局城市司联合召开2016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工作座谈会。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在会上强调,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厚植新优势,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政策储备、风险防备,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一是要高度重视转型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思想转型,一定要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做到“四个明确”,即转型目标明确、自我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明确、保障措施明确。
二是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做好应对经济较长时间低位运行的准备。当前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期,资源枯竭城市要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做好打长期战的思想准备,尽早转型、彻底转型。
三是要注重谋划创新引领,提高转型的质量和效益。集中力量搭建好支撑平台,创造条件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四新”经济,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为转型发展增添新动力。
四是要调整结构促进转型,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转型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产业转型,单一结构、单一模式支撑不了一个城市,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打造若干特色优势明显、技术水平先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接续替代产业集群。
五是要聚焦特殊困难地区,着力推进转型发展。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的转型发展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任务艰巨。地方政府要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加快推动困难地区转型发展。(中国发展网)
【国家部委工作动态】
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指导全国各地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了《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主要围绕加快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以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机结合的污染治理新机制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制订。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目前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行过程中,污染治理责任不明晰的问题,《实施意见》明确界定了污染治理责任,指出排污者承担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第三方治理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单位的委托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合同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第三方治理单位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另外,针对情况比较特殊的环境污染治理公共设施和工业园区污染治理领域,《实施意见》特别提出,政府作为第三方治理委托方时,因排污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或合同规定导致环境污染,政府可依据相关法律或合同规定向排污单位追责。
为解决目前第三方治理行业不规范的问题,《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监管执法和鼓励第三方治理信息公开,构建第三方治理信息平台,鼓励第三方治理单位在平台公开相关污染治理信息,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可依法依规公布治理效果不达标、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第三方治理单位名单。
为使第三方治理模式较好落地,要创新第三方治理机制和实施方式,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探索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以及效益共享型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鼓励第三方治理单位提供环境综合服务。以工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为突破口,鼓励引入第三方治理单位,对区内企业污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一体化集中治理,并支持第三方治理单位参与排污权交易,以多种形式实践第三方治理模式。
针对目前政策不完善,对第三方治理缺乏有效支持的问题,《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绿色金融创新,探索引入第三方支付机制,依法依规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领域为重点,积极开展第三方治理试点示范。有针对性地建立第三方治理试点项目储备库,编制发布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目录,帮助和引导排污企业开展第三方治理工作,并及时推广成熟经验及做法。
第三方治理在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及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优势已逐步显现。《实施意见》的编制发布是环境保护部结合我国环保工作实际,顺应发展趋势,推动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和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部网站)
央行继续大力推动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近日在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是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中国倡导发起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在2016年提出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七项倡议,写入了《G20杭州峰会领导人公报》;2017年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和改善环境数据可获得性的倡议,写入了《G20汉堡行动计划》。G20的这些成果引领了全球绿色金融领域发展,对推动绿色金融主流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将继续大力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
会上发布了《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供参与对外投资的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自愿采纳。该倡议鼓励相关企业充分了解、防范和管理对外投资项目所涉及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积极利用绿色融资工具和环境责任保险,推动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绿色化,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投资快报)
【地方发改委工作动态】
湖北省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座谈会在汉顺利召开
近日,湖北省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和省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就进一步规范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深化能源领域行政许可改革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甄建桥同志围绕会议主题作了重要讲话,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甄建桥指出,推进“放管服”改革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现实需要。甄建桥同志就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放得下”,着力减少省级层面审批事项;二是要“接得住”,着力做好与规划、政策的衔接;三是要“管得好”,着力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四是要“服务优”,着力优化能源领域行政许可服务。他强调要确实增强全面履职的能力,做到“三个到位”,即担当到位、实干到位、责任到位。电力建设处、电力调度处、煤炭管理处、油气处、新能源处负责同志分别就相关领域能源项目“放管服”工作作了政策解读。与会人员就能源领域“放管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进行了交流,湖北省能源局领导及处室同志就工作中的难题和建议一一作了回应。
此次会议是落实全国及全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重要精神的研讨会、督办会、部署会。座谈会中,与会同志纷纷表示,会议聚焦全省能源管理中的重点工作、难点工作、热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线思维、坚持统筹协调,理顺了体制机制,形成了工作合力,为全省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凝聚了思想、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路径,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能源管理改革引向深入注入了新的动力。(湖北省发改委网站)
安徽省发改委迅速启动“四送一服”工作
为有效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持续优服务、稳增长、促转型,努力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面向全省企业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即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安徽省政府工作部署,安徽省发改委牵头联系芜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近日,安徽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动员培训结束后,在芜湖工作组组长、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带领下迅速行动,开展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安徽发改委会同芜湖市政府研究制定“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芜湖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将工作组成员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小组,各负其责,提高效率。建立微信群,加强信息联络。充实工作力量,组织委内相关处室业务骨干参与“四送一服”活动。三是落实责任,召开全组成员会议,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限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安徽省发改委网站)
【地方经济】
云南:新建项目探索“强制”运用PPP模式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较高、操作相对成熟、PPP模式运用较为广泛的公共服务领域,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探索以县级为单位,对新建项目“强制”运用PPP模式,将分散的同类项目或关联项目组合打包,整合新建项目和已建成的存量项目、非营利项目和营利项目,采取整体采购、整体签约、整体设计、分期实施的方式,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各级政府征收的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以及各部门的涉农环境治理资金,可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对已在省内投资运营城市、村镇污水垃圾处理的社会资本同等条件下可优先选择。对有现金流、具备运营条件的项目,要按照“成熟一类、推进一类,边试点、边规范,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强制”实施PPP模式识别论证,鼓励尝试运用PPP模式。
通知要求,项目实施机构应优先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竞争性方式采购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分竞争。
根据通知,云南将择优选择存量项目,着力化解政府性债务;并简化项目审批流程,释放市场主体潜力。(新华网)
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多产业耦合发展
近日从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探索符合盐湖资源特点的高效、低碳、循环利用路径,青海盐湖资源开发已初步形成了盐湖资源深度开发与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藕合发展的循环产业体系。
青海柴达木盆地分布有30多个盐湖,盐湖资源丰富,其中,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其各类资源总量达601亿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以“青海百万吨钾肥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当地政府先后启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期、二期和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等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建设项目,推动盐湖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青海盐湖钾资源开发已经形成氯化钾、硫酸钾镁肥、硝酸钾和氢氧化钾等系列产品,其中氯化钾已建成产能达800万吨;钠资源开发已经形成氯化钠、纯碱、烧碱、金属钠和硫化碱等多种产品,其中纯碱产能达到了440万吨。
“青海盐湖资源开发由单一的初级加工向多元化产品和精深加工转变,由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产业由分散向积聚、多产业融合和协同发展转变,初步实现了盐湖化工与能源化工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乔弘志说。
据介绍,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通过推进钾、钠、镁、锂、硼等资源的梯级开发,青海到2025年,青海氯化钾产能将稳定在85万吨,金属镁产能将达到20万吨,纯碱产能将达到600万吨,碳酸锂产能将达到10万吨。届时,盐湖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新华网)
【经济预测】
何立峰: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要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近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何立峰强调,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要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
何立峰说,按目前趋势初步预计,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居民收入、财政收入、货物进出口等预期指标经过努力能够完成,脱贫人口、能耗强度、棚户区改造等约束性指标有望顺利完成,投资、利用外资等指标完成难度较大,需付出更大努力。”
他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巩固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并持续向好,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要稳不忘忧、好中知难,看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何立峰说,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有一定改善,但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国经济金融等政策存在变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地缘政治局势不稳,这些都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从国内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于深化阶段,实体经济循环不畅问题仍然存在,经济平稳运行基础尚不牢固。内生增长动力仍不足,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增大,地区走势继续分化,一些领域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入汛以来南方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都需要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何立峰说,下半年,要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督促各地及中央企业如期完成年度去产能目标任务,探索“僵尸企业”债务有效处置方式,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控房地产市场主体责任,实施好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物流降本增效等措施,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振兴实体经济。
我国将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何立峰说,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政策。深化国企国资和重点行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输配电、医疗服务等价格改革。
何立峰说,要积极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完善信用风险处置的机制安排,有效防控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排查和妥善解决各类矛盾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当前形势下,要更好把握稳和进的关系,稳是主基调,要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谋进,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何立峰说。(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