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发改快讯

全国发改快讯(第五七六期)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08-02 | 阅读次数:
 【国家发改委工作动态】

发改委:严厉打击泄露滥用用户信息等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近日,发改委印发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依法严厉打击泄露和滥用用户个人信息等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意见要求引导平台企业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鼓励行业组织依法合规探索设立分享经济用户投诉和维权的第三方平台。依法严厉打击泄露和滥用用户个人信息等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加强对分享经济发展涉及的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运用和服务。

意见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分享经济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研究制定适应分享经济特点的保险政策,积极利用保险等市场机制保障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对分享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的监管与防范,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营造新旧业态、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严禁以违法手段开展竞争,严厉打击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央视网)

发改委等七部委印发方案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委印发《江西省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其中,江西将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构建组织体系完善、产品服务丰富、基础设施完备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届时,绿色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将取得较大提升。

贵州贵安新区将用5年左右初步形成辐射面广、影响力强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新疆三地将用5年左右逐步提高试验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融资等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两高一剩”行业贷款规模和占比逐年下降,绿色贷款不良贷款率低于自治区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不良贷款率水平。

广州将在花都区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力争5年内通过制度、组织、市场、产品、服务、保障措施等领域创新探索。

浙江两市的主要目标是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促进试验区绿色融资规模较快增长。初步构建各具地方特色、服务绿色产业、产品服务丰富的绿色金融体系。(中国发展网)

【国家部委工作动态】

财政部、国家粮食局支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2017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要求,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印发了《关于在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17年开始在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通过中央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有效地激活市场,扎实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提升粮食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通知》明确“优质粮食工程”主要包括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三方面内容,通过完善粮食产后服务功能、构建新型粮食流通体系,有效引导绿色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力争到2020年把全国产粮大县的粮食优质品率提高30%左右。

《通知》强调:一是加强组织实施,明确实施方案。各级粮食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能实施、可完成的具体建设方案,注重发挥有关中央粮食企业以及本地区大型国有粮食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地方统筹推进,国家给予支持。有关省份要统筹使用有关资金,积极落实“优质粮食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按照2017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中央财政通过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予以适当支持。三是加强监督指导,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各级粮食和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和指导,保障项目质量和进度,确保本省份建设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顺利完成,国家将“优质粮食工程”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予以考核。(财政部网站

商务部:拟从四方面加大打假力度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拟以大型投资、基建、大型设备材料出口为重点,加大打击侵权假冒力度。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对侵权假冒问题保持高压态势,拟从四方面加大打击力度:一是继续以涉及健康、安全的消费品,以及大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材料的出口为重点,加强进出口环节的监管;二是继续扩大国际执法协作,提高对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的打击效能;三是净化产品生产源头,加强对重点专业市场和商品集散地的日常监管;四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海外形象。

此外,针对欧盟有关方面近日发布的“全球超八成假货来自中国”的报告,孙继文表示,该报告的数据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侵权假冒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有市场因素,也有监管因素,要解决该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和合作。

孙继文称,中国本身也是侵权假冒的受害者。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海关近年来在进口环节查获的侵权案件以年均10%的速率持续增长。2016年,全国海关共查扣涉嫌侵犯自主知识产权货物757.85万余件,同比增长13.20%。事实上,中方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希望能客观、公正、善意地评价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效。(中国证券报)

【地方发改委工作动态】

云南省向社会推介135个PPP项目  

近日,云南省发改委向社会公开推介135个投资回报机制相对明确、市场化程度高、长期合作关系清楚的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

此次推介的135个项目总投资达1894.21亿元。其中轨道交通项目3项,总投资64.92亿元;高速公路4项,总投资356.32亿元;其他交通设施类项目3项,总投资70.23亿元;市政设施类项目79项,总投资896.04亿元;水利、环境治理等24项,总投资154.34亿元;农业、林业10项,总投资103亿元;旅游基础设施12项,总投资249.36亿元。

云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PPP项目进展顺利,截至目前,云南省发改委基础设施领域PPP在库项目977项,项目总投资约1.46万亿元,涵盖了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重大市政工程、社会基础设施等领域。其中,316个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总投资9611亿元,入选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均居全国前列。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签约PPP项目68个。

为确保项目推进,云南省发改委积极支持PPP项目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七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共有156个PPP项目获得271亿元支持。截至目前,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支持云南省PPP项目6580万元。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滇南中心城市群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元谋县丙间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保山中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对全省水利、交通、城市设施、资源环境等领域的PPP项目建设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云南日报)

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湖北省政府近日印发了《湖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指导湖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确保实现全省“十三五”节能减约束性目标、补齐绿色发展短板、加快推进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方案》提出湖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动力,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完成全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方案》明确湖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节能方面,提出到2020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6%,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8904万吨标准煤以内。减排方面,提出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88.84万吨、10.24万吨、44.08万吨、41.2万吨以内,比2015年分别下降9.9%、10.2%、20%和20%。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工作方案》提出湖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措施。一是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二是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商贸、农村、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三是深化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变单纯按行政区域为单元分解控制总量指标的方式,通过实施排污许可制,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总量控制制度,控制重点流域和工业、农业、生活、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城市废弃物处理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五是实施节能、循环经济、主要大气污染物和主要水污染物减排等重点工程。六是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七是完善支持节能减排的价格收费、财税激励、绿色金融等政策。八是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绿色标识认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电力需求侧管理。九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强化评价考核。十是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标准,严格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十一是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推行绿色消费,强化社会监督。

《工作方案》强调落实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目标责任,湖北省人民政府每年组织开展市(州)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对未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市(州)人民政府实行问责,对未完成省下达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和约谈,实行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对环境质量改善、总量减排目标均未完成的地区,暂停新增排放重点污染物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暂停或减少财政资金支持,必要时列入环境保护督查范围。对重点单位节能减排考核结果进行公告并纳入社会信用记录系统,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暂停审批或核准新建扩建高耗能项目。落实国有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企业绩效和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发改委网站)

【地方经济】

四川省出台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 

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     

只有取得军工资格认证才能参与军民融合?四川正探索改写这一现状。近日,四川省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要启动省级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创新体制机制,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军民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不只是“军转民”“民参军”。办法明确了10类可以纳入认定范畴的企业(单位)。除了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参军”民企、地方院校之外,还着重将范围扩大至从事新兴战略性产业和前沿创新技术研究的企业(单位)。如从事海洋、太空、网络、信息安全等大安全、大防务产业的科研、生产、维修保障、技术服务单位;从事量子技术、超材料、脑控技术、人工智能等军民融合战略前沿创新技术研究的单位等。

探索全省认定标准,也是对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去年以来,绵阳、成都先后制定了市级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分别认定了283家、238家军民融合企业。在认定的基础上,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精准扶持和服务,调动了企业积极性,壮大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5月,四川省明确推广首批21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成果,“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和认定机制”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经济时报)

浙江:以产业投资基金 助推转型升级  

近日,由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牵头组建,联合品字标“浙江制造”制造业企业家共同发起、共同管理的品字标“浙江制造”系列产业投资基金在杭州启动。

据悉,浙江省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区域品牌认证四年来,已有75家企业获得123张“品”字认证证书。其中,国际合作认证证书21张。品字标“浙江制造”系列产业投资基金是“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产融结合服务平台,将重点聚焦扩大浙江省制造业优质产能,提升质量技术基础、帮助企业国际化、优化企业绩效管理、强化品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品字标市场影响力等。

该基金的定位是“专注制造,服务品牌,立足浙江,投资全球”,将采用母子基金建设形式。母基金主要作为战略LP回投到各专项子基金,并保留一部分资金主要直接共同投资各子基金的投资项目。子基金将专注于“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和培育企业的发展,利用资本手段保障各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工艺、渠道,推动浙江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时报)

【经济预测】

6月CPI或略回升至1.6% 专家预测物价将呈现温和上涨   

《经济参考报》记者综合多方预测,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继续略有回升,同比涨幅或为1.6%。

商务部公布的每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6月前三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两周下降,一周小幅上涨。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旬度变动情况来看,6月上中旬主要食品价格中,蔬菜价格在上旬环比下跌,中旬开始环比略有上涨。其他类食品价格整体平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根据以上数据,预计6月食品价格环比将继续出现小幅回落,预计约为下降0.8个百分点左右。非食品价格方面,6月23日国内成品油价迎来过一次下调。综合来看,预计本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比小幅回落至2.2%。本月翘尾因素将从上月的1.02%小幅上升至年内最高的1.16%。因此,初步判断2017年6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为1.6%。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也预测6月份CPI同比涨幅稳定在1.6%。他表示,6月以来食品价格继续下跌,工业品价格涨少跌多,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效应较低,因此预测6、7月通胀短期保持稳定。

连平预计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减轻。近期CPI同比小幅走高主要受翘尾因素拉动,且绝对水平不高,仍在2%以下徘徊。下半年随着总需求的小幅回落、监管政策去杠杆防风险导致流动性有所收紧,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不会显著走高。从CPI翘尾因素来看,6月翘尾因素1.16%达到年内最高点,之后逐步走低。预计年内CPI同比将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走势。

更多的专家则预测,CPI未来将呈现温和上涨的趋势。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认为,未来CPI将继续温和上行,超跌的食品类价格将形成支撑力量。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食品价格在本轮周期中有超跌特征;二是猪肉价格绝对价格已经到了下行空间后段,同时自7月起基数将明显降低;三是蔬菜价格也存在基数下行的问题,高频数据同比在继续收窄;四是蛋类价格同比到了过去17年以来的底部区域。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也表示,CPI同比增速仍将呈现缓慢上行态势。因为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将支持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回升,对非食品CPI形成支撑,而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也将继续利好消费,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CPI仍将维持目前的上行趋势。值得注意的是,CPI于2月份触底之后缓慢回升,而这一温和通胀势头主要受到了非食品项的拉动,而非以往占主导地位的食品项。

中国银行(3.680, -0.01, -0.27%)国际金融研究所不久前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下半年消费物价将温和上涨。一是翘尾因素变小。测算表明,三季度CPI的翘尾因素在0.8%左右,比二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二是流动性趋紧。受美联储加息和欧日等央行货币政策可能正常化,以及货币和监管政策加大金融“去杠杆”的影响,预计市场流动性总体依然比较紧,这也是制约物价上涨的一大因素。三是PPI向CPI传导的压力会减轻。房价疯涨势头被抑制,居住价格有望稳定甚至回落。(经济参考报)

签审:贺力                          责任编辑:钟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