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
中国经济表现超预期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增速估值
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新旧动能转换,吸引大量投资涌入,经济活力四射
本报见习记者 孟 珂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国际机构纷纷调高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年内四度“刷新”中国经济增速预测,10月份的最新预测为6.8%,相比之前提高了0.1个百分点。花旗银行将中国四季度经济增速预期,从此前的6.4%上调至6.6%,2017年全年增速预测值也从6.6%调高至6.8%。
此外,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摩根大通、渣打银行等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也在今年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
对此,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机构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表明外界开始重视和认可中国经济转型成绩,修正之前过度悲观怀疑的判断。
据了解,IMF上调对中国GDP增速的预估值,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此前的预期偏低,另一方面是今年上半年宏观数据表现靓丽,因此对预期进行合理修正。除IMF之外的国际机构也普遍认为,消费、进出口、服务业的稳定扩张以及民间投资的企稳回升为中国经济提供了良好支撑。宏观、中观的较好表现,促使其上调了预期。
谈及中国经济的实际表现,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已从过去的外需和投资拉动转到了消费驱动。通胀总体可控,人民币汇率稳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周景彤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机构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实际表现要远好于他们当初的预期。
在王军看来,国际机构上调预测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并初见成效,消费和第三产业的贡献不断加大。二是旧动能领域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缓解,新技术改造提升显现效果,利润增长恢复。三是新动能领域发展迅速,新产业,、新模式、新方向吸引大量投资涌入,经济活力四射。